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纪录片《中国》第一季)

准搜外资讯网 影视剪辑 2024-04-05 01:09:08 87

作者|聊聊影视行业观察特约评论员

昨晚,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在湖南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再次获得关注。早在2020年,国风还没有那么盛世的时候,这部“通过影像记录历史”的纪录片就成为了很多热爱历史的人的一场盛宴。它凭借世界一流的视听语言、轻松的叙事节奏和整体的审美创造,形成了独特的纪实风格乃至美学风格。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纪录片《中国》第一季)

纪录片《中国》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部直接以“中国”命名的作品。它采用电影式的拍摄手法和肖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追溯历史群像,将个体经历融入时代进程。从线索出发,全景再现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解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精神底蕴。

笔者认为,这部影片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在于,它不仅在内容上追溯了中华历史文明的源头,而且在形式上恰当地运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表达范式,可以说是是中华历史和文明的终极体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美学”的绝佳典范。中国古典审美传统不仅是这部纪录片的外在质感,更是这部影片的灵魂。

历史是一个故事,但历史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需要通过故事来表达。历史是有情感的,需要通过人物来理解。但仅仅谈论人物是不够的。在如此庞大的命题下,对于创作者来说,每一集都要完成基本的信息讲解、故事的戏剧化、恰当的评论、恰当的情感,以及这一切与历史背景的联系,最终找到最合适的表现手法。以及专属于《中国》的表达逻辑。本文拟从历史叙事、艺术手法和图像气质三个角度详细探讨纪录片《中国》的中国式美学呈现,以及如何在追求视听图像现代化的同时让内容尽可能史诗化。审美古典化、东方风格。

历史叙事重感

引起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纪录片《中国》采取的叙事策略,是将中国历史的精彩篇章与中华文明演变发展的重要节点连接起来,重点展示中国思想的演变。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选取了那些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高度代表性、重大时代意义的人物和事件,选取了当时具有开创性、转折性或标志性的重要节点,突出显示了它们。期间,重要的历史细节可能会被放大,引导观众了解其中的微妙之处。

第一季以千年回望,追溯从春秋到盛唐的制度和思想脉络,呈现统一与民族融合;第二季将延续第一季的时间线,用10集梳理从盛唐到辛亥革命的转折点,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展现家国情怀和人民的诞生导向的想法。在整理思想变化的同时,我也在业余时间写下来,体现了世界并行发展中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可以说,两季完成了对中国历史精神谱系的全景回顾。

“记忆的本质是人类一切思想、情感、文化和文明的基础和起源”(王蒙),其目的是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通感。从这个角度来看,纪录片《中国》并没有坚持历史的全面性和平衡性。无论是打开历史的方式,还是选择呈现的历史记忆,其着眼点都是基于当代中国人的“联觉”。纪录片呈现出几条不同的历史叙事线索,却始终潜藏着一条流动的“情感”河流,引领当代中国人走进“历史情境”,聆听历史的回响,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情感从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明中汲取养分。

第二季的叙事开始于盛唐时期。众所周知,那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诗歌成就空前。第一集《惊变》以诗人李白与诗人杜甫的对话介绍。两位诗人的命运相交,他们对时代命运也各自有着不同的精神态度。从这场源自诗人灵魂的空中对话中,我们不仅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也窥见了唐朝的兴衰。

显然,纪录片《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寻求思想情感共鸣的方式,让古人的情感在当代语境下被今天的人感知,从而让历史“活起来”。从唐朝的诗歌,到宋朝的人文美学,元朝的建都……纪实《中国》从人类共同情感出发的历史叙事,一次次印证个体记忆历史浩瀚的时代,每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所经历的个人经历,都如同“我们的”,直到刻上当代的历史印记,连成一部完整的抒情历史,表达人性之美。自然,闪耀着人文之光。

重新简洁的演示

瞬间体现永恒

在创作历史纪录片时,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对象。这部纪录片的定位是通史吗?约会历史?专业历史?或者是其他东西;二是方式,即如何呈现对象。纪录片《中国》 作为一部时长有限的纪录片,注定不可能用两季共22集全面细致地展现和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文明。既然追求“宏大尺度”的历史纪录片的观感并不能轻易通过内容的“数量”来实现,所以需要另辟蹊径,找到巧妙的呈现方式。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能够与整部电影的历史保持一致。叙述是统一的。

可见,影片主创并没有潜入成堆的历史文献中。相反,他们深入思考电影要呈现的对象和方式,从中国古典美学传统中找到最适合电影的内容。富有表现力的表达。于是,在纪录片《中国》中,我们跟随影片精心构建的影像语言,穿越在深邃遥远的历史时空隧道中。创作者从成堆的旧纸和成堆的文物中还原出的历史场景和细节,就像一一精确的解剖。历史的“切片”、具体的“瞬间”通过纪实影像被呈现、固化、传承,成为这部纪录片希望呈现的历史决定性时刻。

纪录片《中国》 借助图像的直观力量,通过这些浓缩的瞬间,我们可以回到历史的场景。导演有意使用了大量的慢动作升级镜头,有效地延伸了观众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体验。而且,影片的图像语言系统,尤其是镜头的运动,与我们欣赏国画的方式和习惯非常接近。

传统的中国画是用墨画在纸上,装裱后通常以卷轴的形式保存。因此,人们欣赏画作时,必须先展开画卷。在画卷展开的过程中,人们的视点会随着画卷的逐渐展开而自然移动,目光所到之处往往会露出细节。由于审美行为的发生,原本静态的绘画有了时间流逝和空间运动的效果,带来时空变换的动态审美体验。

《中国》 这部纪录片的镜头动作看似自由舒展,实则笔触有迹。摄像机的运动轨迹和镜头切换,生动地模拟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欣赏国画时用眼的方式。它还大量借鉴了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传统中的其他一些重要元素。

比如第二季第一集《惊变》,为了表达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近乎空灵的对话,整个历史再现的“瞬间”犹如一幅山水文人画。无论是画面的构图构图、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比例关系,还是日常场景,通过对服饰、动作、表情的细致刻画,塑造出符合历史时代精神气质的人物形象。都遵循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范式,影片中的一段就像一个动态的“山水二圣”。

而当中国古典绘画的阅读体验与图像相结合时,原本凝结的历史“瞬间”也随之流动。第一集《惊变》从一开始就提供了稳定且流畅的观看视角。随着慢动作从整体渐进到局部,相同内容的重复呈现和不重复的角度形成一种有节奏的美感。视角切换的动作同时强调镜头内外动与静的联系,细节的放大捕捉人物内心的情感,充分调动了作品中蕴含的内敛、平静、动荡的情感张力。

抒情历史的书写始终关注历史环境和时代潮流下人们的心理、情感和精神世界,关乎人性、真实性和永恒性。因此,抒情在这部纪录片中扮演着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角色。正是这些抒情的大美“时刻”串联在一起,聚焦重要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只有通过展示,才能勾勒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版图。

形象气质强调写意,以“三”为灵魂。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从“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开始。影片用诗来证明历史,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家喻户晓的安史之乱、李白和杜甫,将故事传播开来。文化叙事视角和诗意表达取代了历史纪录片强调纪实性的僵化常规做法。李白、杜甫“一个仿佛从天而降,飞流而下;一个仿佛长在大地上,厚重而深邃”。一个心胸开阔,一个忧天下。影片中,他们的姿势、表情一目了然。每一句台词都透露着人物的生命力。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命运坎坷,折射出一个时代,折射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命运。

纪录片《中国》在表现对象和表现方式上始终坚持对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追求,体现在纪录片创作者对画面内各个场景的选择和意境上,比如片中的山水、植被等。远景,近景桌椅。他们都浑身散发着一种懂得荣辱兴衰的天然灵性,让我们不自觉地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情境。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画论,以“神韵生动”为六法之首。是指艺术作品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气势和人的精神气质、神韵,达到自然生动的审美境界,充分展现其生命力和感染力。纪录片《中国》中的人物不多,但每个人物出现的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无论是感伤的山水、诗酒,还是和谐的生活氛围,还是激烈的冲突与斗争,都嵌入了仁义、正义。礼、智、信。温和、礼貌、节俭的品质和美德。影片的视觉呈现遵循中国画理论的“散点透视”。构图疏远有序,强调写意,注重形象气质的诗意和内在精神的传递。符合上述呈现方式中对历史“瞬间”的时空延伸的追求,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将影像语言与中国传统美学深度融合,从而给观众带来了“一瞬间”的观看体验。一览万年”。

通过纪录片《中国》中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实物,我们体验到经久不衰的东方古典美学意境中的生命力流动和精神共鸣,感受直达内心的情感力量。《中国》的肖像画,以写意的笔触和广阔的脉络,梳理历史长河的方向。他们还用古今之间共同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凝聚出历经千年仍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力量。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依然面临诸多文化审美困境。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窗口,我国主流电视媒体必须立足本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文化艺术只有表达本土审美观念,才能激发群体成员的共情,唤起民族文化记忆,强化群体文化认同。中国传统东方美学,孕育于中华大地,经过五千年历史的滋养,体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

从春秋时期到现在,纪录片《中国》两季共22集,可能是中国第一部跨度如此之大的历史纪录片。思想制度脉络和影像风格的艺术追求,充分体现了影片以当代视角解读历史中国、延续中国审美传统、回溯中华文明的初衷。影片中的每个人物既是主体又是媒介,抒情既是内容又是方法。多年来,它坚定地指引着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