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期将至法国电影简介(电影死期将至影评)

准搜外资讯网 影视剪辑 2024-03-22 23:40:08 765

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作为宙斯的私生子,被嫉妒的赫拉王后陷害,失去理智,杀死了自己和麦加奇奥的三个孩子。当他醒来时,面对三具尸体,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只能接受神灵为他安排的“十二试炼”,通过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来洗刷自己的罪孽。于是,他周游希腊,狩猎猛兽,解决难题,最后成神。

赫拉克勒斯面临的是严酷的考验,也是需要在奥林匹斯山填写的“入境报告”。留给他填写的空白羊皮纸上,有——条魔法经历、半神的证明、以及对神的敬畏。半神都需要认真完成自己的履历,更何况是一个出生在世间如沧海一粟的普通人?

死期将至法国电影简介(电影死期将至影评)

一切重新开始,不行,快点结束吧。

《死期将至》 剧集海报

韩国青年崔伊载站在高楼顶上,准备结束自己短暂而不幸的一生。这位父亲早逝、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主义者”并没有在人生游戏的悲惨开始时屈服。他疯狂地工作,在各种临时岗位上奔波,拼命攒钱为永远的女友提供一个家,并利用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考取一张又一张的资格证书。正如他自己坦言,坚韧是他惨淡人生中唯一值得骄傲的资本,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支撑他生存的动力之一。然而,命运并没有给予这个“有野心”、“勤奋的人”任何相应的奖励。反而变本加厉地摧毁他的自信,否定他坚韧的价值,进而彻底毁掉他的人生。当他跳下去的时候,崔一才以为自己的选择会带来最终的解脱。他在遗书中写下绝望的话语“——”,“死亡只是结束生命的最低手段”。

没想到他的最后一句话激怒了死神,他所鄙视的死神也成为了神。他的灵魂无法被宽恕,却再次受到十二次死亡的惩罚。他一次次回到人间,并在垂死的人们身上试图寻找生存的可能性。从顶级财阀到街头无家可归的人,从光鲜亮丽的模特到反差巨大的艺术家杀人犯……韩剧《死期将至》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巨大的“缝合体”,短短八集几乎涵盖了一切。它涵盖了韩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反映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财阀垄断、大学生就业、自杀率飙升、校园欺凌、虐待儿童等。死神对崔氏的惩罚一才就像赫拉克勒斯的“十二试炼”。我们可以快速穿梭在这个极其荒诞又极其真实的现实世界中,一次次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次次回到游戏中。起点,面对死亡的冷笑和嘲笑。

《开端》 剧集海报

“循环”或“无限”作为一个创意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2022年网剧《开端》借助真实公共事件的雏形,为国人普及了“快时光旅行”的概念。看完《死期将至》,我不禁觉得《开端》的制作水准有些欠缺,大场面缺乏压迫感,触发事件的逻辑也有些牵强。然而,《开端》有着朴素的人民视角,公交车上的每个人都被一次次置于男女主角的回放中。剧中出现的任何一个人,他们所有的问题症结都值得观众去了解,并通过主角们的努力和尝试,试图弥合这些社会问题。展现出一种或许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学者”精神。在《开端》中,不存在所谓的最高意志或神圣仲裁。当李石清和萧鹤云发现了只要睡着就能进入“循环”的秘密后,他们的每一次旅行都是自发的。这种自发性源于拯救他人的美好愿望,从下车避祸的自私开始,人物弧线开始显露出来,最终成长为一个肩负正义、渴望与他人联系的无私之人,而每个人公交车上一改最初的冷漠。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这一美好愿景凸显了中国语境下“个人”与“群体”的永恒联系。

《黑暗荣耀》 剧集海报

《死期将至》中,崔一才的一切困难都来自于“生为牛马”的命运感,死神嘲笑他的解脱不过是一种极端的自私。在与死神的对抗中,他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的起点和归宿始终落在个人身上。最终,是母亲辛辛苦苦抚养他长大,才给了他活下去的欲望。他不能轻易地在自己所爱的人身上实现求死的心愿。最后给出的光明结局,让命运所有的恶意恩赐一下子消失殆尽。难怪网友们对于这部剧最后的崩盘给出了很多负面评价。甚至有人说这是一部预防自杀的宣传片。这也不无道理。一名韩国人必须付出十一条生命(十一次“快速时间旅行”)才能将一个有着悠久犯罪历史的财阀绳之以法。本质上,它和清算剧《黑暗荣耀》一样,寄托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天才的要求。相信神圣的惩罚和上帝的正义执行。经过崔逸才的恳求,死神终于多了一颗“法外慈悲”的子弹,但这颗子弹真的能救倒霉的崔逸才的命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苦心打造的死亡设定在主角坚韧的光辉下彻底被摧毁。皆大欢喜的结局或许会让人重拾勇气,但放眼望去,依然是一个悲惨的现实。认命或许就没有自杀的必要,但旅途的艰辛还是有的。不休。

《重启人生》 剧集海报

《开端》 《死期将至》和去年的热门日剧《重启人生》,恰好来自东亚三个国家。各国内卷文化同病相怜,表现形式不同,但核心是相似的。 “我们可以从头开始吗?” —— 针对社会层面集体无意识提出的这一问题,“快时光旅行”文章及相关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它们也摆脱了简单的“乳头乐趣”的单一功能,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趋势。导致崔一才进入“循环”的契机是上班族在找工作的路上被车撞死。他所拥有的生活,才是崔一才的最终目标。然而,当他真正看到这个人的所有记忆以及他面临的结局时,他却陷入了崩溃。如果生命真的可以无限存档、无限重复,那么世俗的成功还是每个人唯一的答案吗?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文坛的各大奖项纷纷颁发,自然也有一些剩下的。在这些无缘榜单的作品中,穆明的科幻作品《宛转环》尤其值得关注。这是一个非常科幻的作者写的一部极其非科幻的文学作品。作者宏大的想象通过一个小小的“圆圈”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融为一体。俗话说“江海之上,心在卫宫之下”。穆明设计的循环与上述影视剧中简单的穿越机制不同。她有一个精心策划的逻辑,既可以包容又可以前后一致。在这个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故事中,科学和工程思维是一把打开机器的锋利钥匙。通过“圈子”的流通和多人的竞争,“流通”的含义逐渐明确,而重新开始的意义并不在于做出新选择的余地,更重要的是承载前移重担。在不断的技术变革和社会飞跃中,进步是人类唯一且必然的选择。在这里,隐藏在《开端》中的“学者”精神与技术进步一起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中国人不仅沉迷于过去,我们的祖先也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在《宛转环》的序言中,作者穆明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写作缘起,阐释了故事的基本逻辑,大方地透露了自己的写作思路。在谷歌工作多年的她将语言、编码等技术视为一种游戏。崔一彩第一次面对死神时,抱怨自己设计的惩罚看起来像游戏;坐在公交车上不断探寻爆炸真相的肖鹤云是一名游戏设计师。技术的飞跃不断打破了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壁垒,人类已经能够以游戏作为一种休闲的形式来回答生死等严肃的终极问题。

我还记得十多年前看电影《源代码》时的颤抖。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空军上尉不断利用超现实技术在火车和死亡之间奔跑,探索恐怖袭击的真相。电影的压迫感和概念的惊喜传达了“平行宇宙”的想法,故事可以这样讲。在随后的几年里,多维宇宙的概念从理论物理的学术层面转变为一种叙事技巧。在各类剧中频繁使用“烧脑”二字,不断刺激大众。神经也逐渐抬高了大家的门槛,让单纯的“循环”这种手段已经不再令人满意。编剧们不得不在故事设定中加入更宏大的叙事主题和更宏大的历史概念,用技术手段让凡人堪比神灵,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获得从头开始的机会。

“神话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准确地捕捉到了人类永恒的处境。”

《宛转环》中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赫拉克勒斯等半神“成神”的道路。面对众神的“神谕”,面对无法逃避的命运,只有完成活着的事业,才能到达永恒。所谓“向死而生”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