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经典影视相声评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经典影视相声评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同于刘宝瑞大师的风格,不好做评判。刘宝瑞大师说的是电视上的单口,老郭也说过,但是那时候还年轻,笑果不如刘宝瑞大师。自打济公传以后老郭的单口水平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和观众的互动,越听越喜欢。
总体来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喜欢郭德纲的人也体会不到那种乐趣,我觉得相声还是小剧场最合适,不管是单口对口群口,更有笑果
谢邀:
可以这样说,是郭德纲老师让我重新喜欢上了相声,转而喜欢上了听书,当然也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
但是传统意义上讲,长篇单口相声只有“八大棍” (《君臣斗》、《马寿出世》、《宋金刚押宝》、《解学士》、《康熙私访月明楼》、《硕二爷》、《张广泰》、《九头案》),还有几个短篇(《双槐树》,《斗法》什么的),其他的都不算是单口相声。
但是现在再提到单口相声,那就海了去了,这里面我想郭德纲功劳排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是郭德纲老师把这种文艺形式发扬光大,属于祖师级别的人物也不为过!
他的丑娘娘单口,简直把我笑喷了,这也是我目前听过的最好的单口相声之一。
其实还有几个单口相声大师,比如刘宝瑞、马三立,这两个人的作品我也都全部听过不止一遍,要说他们的区别,那就是郭德纲的更擅长长篇的,而且每章每节都能死吊大家的胃口,让人听起来上瘾,不听完难受,语言语气语调都把握的非常好!
而且最主要的是郭德纲老师说话非常清楚,前面的刘宝瑞和马三立其实听起来不是那么清晰,活跃气氛的实力也没有老郭厉害,所以他们几个对比的话,也是郭德纲更胜一筹!
郭德纲的厉害👍👍不仅仅在于他有太多太好的对口段子,其实他的单口作品也是很厉害的!
他的《丑娘娘》《君臣斗》《济公传奇》很是出彩,能够把听众紧邻地抓住!我听老郭的单口相声数量不是很多,不过每一部都能让我听得入迷,这就是他的艺术魅力,也是他的本事。
郭德纲的对相声的贡献在当今的相声界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了,经过他的努力,我们的相声真的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有了郭德纲,是我们相声的幸运。有了郭德纲,是我们这些相声爱好者的幸运,因为我们能够听到那么多的好作品——郭德纲功不可没!!!
按郭德纲给自己的评价,他的单口相声要比对口相声瓷实许多。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现在说单口相声的演员本身就不多,能在几千人大剧场说单口相声的好像就郭德纲一个,这点来说郭德纲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现在谈论郭德纲的单口相声,总有人喜欢拿他跟刘宝瑞对比,其实这样是大错特错。刘宝瑞去世的时候,郭德纲还没有出生,从刘宝瑞去世的1968年到现在正好50年时间,这50年时间相声界出了几位能说单口的相声演员?为什么不去比较他们跟刘宝瑞的差距呢?
所以说这就像《济公传》里怄气禅师评价济公一样,“道济算什么东西?他能跟如来佛祖比吗?”。貌似听着有道理,其实就是混蛋话。
郭德纲的单口有个特点就是包袱密集,这也符合郭德纲对自己的相声演员定位。评书说的观众鸦雀无声,那是演员本事,证明观众听进故事去了;但是单口相声要是说的观众鸦雀无声,那是包袱使“泥”了,演员没学到家。
为了满足包袱多的要求,郭德纲在单口中经常设计一些喜剧角色,比如《善恶图》里的结巴和话唠;《张小乙》里的四个老头和枕头;最具特色的就是《任老道》里的“踏三山、游五岳,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代管天津及周边各县真正大英雄—王斯文”。
郭德纲的单口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说闲白,评书叫“外插花”。这点可能和他个人性格有关,他总喜欢说点同行的事,不否认观众喜欢听,包括我也喜欢听点八卦消息或后台故事,但是从整个节目架构来说不太好,显得过于随意。
郭德纲最大的优点是基本功扎实,吐字发音干净利落中气足,听他的单口就用听就行,不像有些人听段相声要看字幕。
郭德纲的缺点是有时候话作料太多,尤其是开场的铺垫部分,比如“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这闲话就不少了”,“我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反正就说这个意思”……。这有点像郭德纲的口头语,他总是习惯性的说出口,这点来说有点过于套路化,而且在《坑王驾到》里特别明显。
个人来说最喜欢郭德纲的单口是《西游记》,虽然就听了个开头,据郭德纲说他的单口西游是自己攒的本子,整体结构大拆大改,希望能早日填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经典影视相声评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经典影视相声评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